四十歲的線掃過一整年
從 2022 年的九月開始
時間就像一道射線般
在日曆上一天一天地掃過
跟我同屆的朋友同學們
都會被這道四十歲的射線慢慢地照到
1983 年暑假出生的朋友最幸運
因為他們會看著熟識的大家一天一天地變成四十歲
直到最後掃中自己
似乎可以理解為什麼會有人辦大壽
四十年的光陰,多不容易啊
現在最夯的 MATANA 六間公司
也只有微軟跟蘋果超過四十年
能存活這麼久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看著國內國外每天逝去的生命
除了感恩各種有形無形的力量外
最該感謝的就是自己的父母了吧
這種感覺在自己也成為了父親後格外的深刻
如果有幸能再活十年, 也許真的可以考慮辦大壽
除了恭喜自己又活過了十年
最重要的大概也是告訴自己的至親們
謝謝你們, 你們看看啊, 我又活過了十年
資產負債表的緣起與演進
我在 2017 年六月的時候
讀了 MJ 林明樟老師在臉書上的兩篇文章
大意就是個人財務狀況也可應用企業的財務報表做紀錄
於是開始建立自己的資產負債表 (balance sheet)
並每個月固定更新一次
其實我在 2008 開始工作時
就有做簡單的記帳
為什麼要記帳已經想不起來了
但慶幸的是當時使用 Google Sheet 做紀錄
所以十幾年後還是可以看到過去自己的消費情況
2011 年的檔案是最後一筆
現在也想不起來為什麼停止記帳了
大概是當時並沒有從這樣的記錄中得到些甚麼吧
然而有趣的是
2023 年我又開始記帳了
只是這次開始的原因跟目的很明確
在 2022 年上了 MJ 林明樟老師的超級數字力線上版後
單純的想知道自己目前每個月的現金流狀況
雖然從資產負債表可以觀察到總資產的變化
但無法從表中了解自己現金流的情況
又因為現在的付款方式以信用卡為大宗
所以記錄起來變得簡單很多
只要把每個月從 ATM 領的現金
以及每個月信用卡繳款的金額都記下來就好
初步也只是想了解現金流
所以就沒有分門別類地記錄每筆消費的細項
實行起來非常輕鬆
預計一年後就有足夠的資訊來檢視自己的支出
2008 年的記帳本,一個月竟然只花不到一萬五 XD |
2017 第一版陽春的資產負債表 |
2023 年的資產負債表 |
資產部位的控管
在四五年前有認真地讀過一次綠角的"資產配置初步"系列文
但當時就只是讀過有個概念而已
並沒有認真地去思考自己的資產配置該調整成怎樣
只要求自己必須有六個月的緊急預備金
剩下的則是主動基金的定期定額
與公司開放認股時的投入
活存的現金部位其實蠻高的
2021 年又再次讀了一遍
這次認真地做了筆記
並參考系列文來思考自己的資產配置
訂定一些計畫來慢慢地調整
2022 年自己持有的某公司股票有明顯的成長
該檔股票某次的回吐讓我發現該項資產的佔比
對個人總資產的波動影響變得很大了
再加上我本來就沒有花很多時間在追著公司或產業的消息
幾番思考後決定將該部位再平衡到其他標的上
過往讀過聽過很多部位控管觀念
也以為自己有理解這些
然而實際體驗過一次才發現
了解觀念跟實際經歷的體感還是有很多不同
遺囑與數位遺產
其實多年前的三十三歲生日感言中
就提到我有去稍微了解過遺囑的規定
接下來每年的生日其實我都會想起這件事情
但總是查完細節後就又擱置著了
四十歲的這年終於試著提起筆寫了第一版的遺囑
倒也不是有甚麼財產分配的問題
反而是對自己的一種提醒
提醒自己每天都可能是最後一天
會傷害到至親們情感的話或事情少說少做
多跟自己愛的人講講話或是聽聽他們講話
數位遺產的事情我也有在思考
因此研究了一下 Google 閒置帳戶設定
其實網路上也有很多文章甚至書籍
在討論關於數位遺產的議題
甚至我還讀過後悔看了長輩遺留下來的網路帳號的內容
因為看到了他認為不知道會比較好的事情
總之還可以再多了解多想想
活著的至親們會希望你留給他們的是甚麼
別再去評論其他人的人生
忘了從何時開始
我刻意地讓自己不在公共討論的地方留言
網路新聞平台﹑臉書粉絲團﹑Instagram﹑twitter 等等
理由倒也蠻簡單的
我不會因為留了意見而真的得到甚麼
我也不覺得有人會因為我的意見而得到甚麼
與其在網路上對不認識的人做評論
不如把時間花在現實生活中看的到遇的到的親友同事上
青春之所以耀眼
是因為它浪費起來格外浪漫
進入了人生的下半場
(嚴格來說 39 歲的時候就算開始下半場了
因為台灣男性平均壽命約為 77.6 歲)
時間越來越珍貴
分分秒秒只能盡量放在自己最重視的事情上
人最終只能選擇做自己
做自己當下覺得最好的決定
做自己當下覺得已經最對得起自己的決定
剩下的真的都無法控制
行有餘力可以多同理別人
但人生在世,最終要面對的都是自己
也只有自己可以陪著自己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