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3

First Love 初戀 - 日劇


花了兩個周末的時間把這部劇看完了
上一次看日劇已經是今際之國第一季了
(話說今際之國第二季山 P 賣肉橋段太有誠意了吧)
先講我個人的結論
如果真要替這齣劇打分數
滿島光演技 100 分的話
劇本大概是 70 分,宇多田的歌可以給 90 分
為什麼宇多田光的歌這麼無敵我卻只給了 90 分呢?
(其實每次 First Love 響起就是無敵了,有這首歌的場景大概可以給 1000 分)
因為出現的次數比我想得少太多了 XD
First Love 當時作為「魔女的條件」主題曲而爆紅
其實後來也有另一齣深田恭子主演的日劇「First Love
主題曲也是宇多田的 SAKURA Drops
只能說當時宇多田真的是有夠紅

以下心得有劇情,防雷警告

以下心得有劇情,防雷警告

以下心得有劇情,防雷警告

以下心得有劇情,防雷警告



































日劇經典元素滿滿


這是一部充滿經典日劇元素的劇
一見鍾情、初戀、遠距離、失億、時空膠囊、手語、跑步等等
還有時不時會出現很類似說教的台詞
(看到打手語的地方,跟我說愛我的主題曲馬上就在腦中響起)
但也因為經典,所以步調也跟記憶中的日劇很像
在現在這個資訊爆炸,凡事講求效率的時代
整體節奏還是相對的偏慢了點
我甚至為了怕弄壞歌突然出現的地方
整部劇都維持著一倍速在觀看

滿島光以過人實力凱瑞整齣劇


滿島光演技很好
或者換句話說,這齣劇的看點就是看滿島光 XD
演貴婦,然後失婚女工,還有 35 歲計程車司機都很像
第八集的兩場哭戲
以及第七集跟兒子相關的哭戲都很厲害
當然男主角佐藤健
跟飾演男女主角青春時期的木戶大聖跟八木莉可子表現也很棒
第一集看到一半稍微踩了一點點雷
但為了可以帶著新鮮感看下去
馬上有意識地停止看介紹的文章

雖然老哏但還是讓人看得很舒服


各種橋段雖然相對老哏
但不得不說有很多地方真的編排的很用心
男女主角的設定是跟我同年出生的
所以有很多的人生經歷是很類似的
宇多田爆紅的時代,後來復出後的第二張專輯初戀
311 大地震,我竟然沒有第一時間想到他們約定 311 的劇情目的是這個
還有各種刻意在 2018 與過去時間線埋哏的細節
利用挖出時空膠囊表示女主找回了記憶等等
都讓人在看到的時候非常佩服編劇的巧思
劇情最後也把編劇認為 COVID 對世界跟人與人關係的影響表達出來
網路上很多文章跟 youtuber 都有對劇情上的小地方做說明了
有蠻多整理的不錯

即便已經猜測的到劇情走向,還是被騙眼淚的地方


首先是 First Love 一響起就無敵了
聽到這首歌,劇情怎麼樣都隨便了
不得不說真的會有這種感覺
也許這就是這首歌的強大之處吧
最後 CD player 響起 First Love 然後女主角記憶湧入的那幕
也是直接眼淚就隨著滿島光精湛的演技一起流了下來

再者就是各種親情橋段
女主角在小孩生日那天把自己蛋糕上的草莓分給小孩
因為爸爸曾經跟他說,父母就是會這麼做
小孩把草莓回切一半餵給女主角吃
滿島光噙著眼淚地說,「太好吃了」
看到這橋段完全忍不住眼淚
更別說接著就是因為經濟因素
不得不把小孩的親權交給親生父親
第七集一整個大淚崩

第五集佐藤健在妹妹的婚禮上
一邊打著如舞蹈般的手語
一邊說出對妹妹的疼惜與祝福
這一幕也令人對這樣的手足之情非常感動
同一集最後滿島光在看到聽障的妹妹時
很自然地打出了手語
這樣劇情上的小設計也令人非常激動
在在暗示所謂的肌肉記憶
也是最後女主角找回所有記憶的重點之一

一切看似不經意的小細節,其實都是想傳達命中註定的感覺


有許多人覺得劇情應該停在第八集就好
其實我在看第一集時也直覺最後應該會是個悲劇
至少不會是皆大歡喜的結局
或許編劇覺得
還是要給這對辛苦的男女主角有個好的結尾
看完第九集後真的會覺得
好啦,你男主角都這麼辛苦拼命了
值得一個這麼完美又甜滋滋的結局
我想就跟另一部電影「愛.重來」類似
兩個原本相愛的人
即使記憶消失重新再來一次
還是會有吸引彼此的個性或特質
愛.重來是男主角一直都在,只是最後選擇了放手
而女主角則又重新再次愛上男主角
(這部電影並沒有恢復記憶)
First Love 則是各種巧合發生後
把兩個原本相愛的人又重新用「運命」牽在一起

2022/12/10

NoEstimate - Allen Holub


上週同事分享了這個 Allen Holub 的影片
花了一點時間觀看並做了些筆記
在此紀錄一些小小心得

估算永遠都是在猜,而且總是猜不對


Allen Holub 說應該不要再對 tasks 做估算
因為從過去經驗來看
永遠都在猜而且也總是猜錯 (就是說估不準啦)
而你一旦有了估算,就會很自然地出現 deadline
有了 deadline,團隊就很容易被迫加班為了趕上 deadline
因此他認為估算導致了團隊無法 agile

加入機率在估算裡面


他提到 Steve McConnell (Code Complete 作者) 在 Software Estimation 書中提到一些方法
The Clean Coder (Uncle Bob 的書) 裡面也有提到 PERT
簡單說就是你不能只估一個時程
你應該要附加上這個時程可能實現的機率是多少,例如 20%
但 Allen Holub 說其實聽的人對 20% 這個數字是沒有概念的
他用可以裝填五顆子彈的左輪手槍來說明機率
(我覺得很棒的例子 XD)
當這把左輪手槍裡面只裝著四顆子彈時
你用這把左輪手槍指著自己的頭開槍
成功 (存活) 的機率就叫做 20%
一顆一顆拿掉機率就變成 40% -> 60% -> 80%
你說時程有 80% 機率會成功實現
跟此時開槍有 80% 不會轟掉腦袋
講者說就算是 80% 他也不會覺得開心 XD
很好的體現了這樣的估算其實也不一定有幫助

建議數有幾個 stories 不要用 story points


作者提到使用 story points 有個目的是要模糊估時這件事情
然而因為 story points 是個數字
很多時候會自然地被轉換成估時
所以他建議改用 Trivial、Easy、Normal、Hard、Herculean、Don't Know
這樣的字眼來避免 story points 變成工時
但你仍會需要一個可以評估的基準來做很多商業上的決策
他建議使用 projection 的方式 (可以從 24:28 開始看)
就是利用一個 iteration 可以完成多少個 stories
與 backlog 中的 stories 的總數去做 projection
你會得到一個做完所有 stories 可能的時間點
而根據研究結果發現用 stories 總數與 story points 總數
彼此的誤差大概只有 7% ~ 8% 左右
因此他建議不要再做 story points 的估算
(當然估算 story points 的過程帶來的溝通效果還是要做
只是不再要大家估算這個 story 是多少 points)

在前公司待的團隊一開始 team lead 就說我們不要估點數
大家有個默契就是一張票盡量評估約三天左右完成
然後就這樣一直執行了兩年多 (今年過完就三年了)
超過三天還是沒做完怎麼辦
通常會看情況是否可以拆開分段做
還是真的就是要多過三天
那就繼續做到完為止